共 22 条
非农就业对南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轮伐期的影响
被引:17
作者:
朱臻
[1
,2
]
徐志刚
[3
]
沈月琴
[2
]
占菁
[4
]
李博伟
[1
]
陈梅
[1
]
机构:
[1] 浙江农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乡村振兴研究院
[3] 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开化县林业局
来源:
关键词:
新劳动力转移经济学;
集体林区;
采伐决策;
非农就业;
Faustmann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27 [地方林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302 ;
摘要:
在中国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不断加速的背景下,探讨非农就业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营林轮伐期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明确不同规模经营主体今后的用材林营林目标和林业在山区未来的经营发展模式,同时为林业规模化经营的合理性提供客观依据。基于劳动力转移新经济学理论,通过对浙江、江西和福建三省450户林农的调查,收集杉木营林的地块投入产出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Faustmann模型计算规模户与普通户的理论最优轮伐期,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非农就业对集体林区不同规模林农采伐轮伐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普通户和规模户的理论最优轮伐期趋同;非农就业的劳动力流失效应造成普通户营林的预期主伐时间显著短于理论最优轮伐期,而规模户非农就业带来的收入效应造成其采伐决策接近于理论最优轮伐期。在农村非农就业不断增加背景下,南方集体林区规模化经营的方式有利于接近最优采伐决策,更适合于培育大径材,增加林业生态和经济效益。
引用
收藏
页码:236 / 249
页数:1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