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图像分析技术测定62例结直肠癌、10例腺瘤、27例癌旁粘膜及8例正常大肠粘膜细胞核的形态参数和PCNA相对含量。结果显示:腺瘤及腺癌的核面积(11898±3866,11736±3959μm)、核周长(5422±1084,4817±1043μm)及核长径(2000±580,1652±318μm)大于正常粘膜及癌旁粘膜(P<001或P<005)。腺瘤的核形状因子(202±033)大于正常粘膜及癌旁粘膜,也大于结直肠癌(P<005、P<001及P<001)。乳头状腺癌的核形状因子大于除高分化腺癌以外其它组织学类型的结直肠癌(P<001或P<005)。癌细胞核形状因子数值大的病人五年生存率高(P<001)。PCNA相对含量与结直肠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无明显关系((P>005)。结果提示:结直肠癌细胞核的形状因子可作为估计结直肠癌病人预后的指标之一,核形状因子数值大者,反映结直肠癌的分化较好,恶性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