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电线积冰微地形因子影响识别研究

被引:13
作者
夏智宏
周月华
刘敏
刘来林
任永建
机构
[1] 武汉区域气候中心
关键词
电线积冰; 微地形; 相关性分析; 敏感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5 [线路及杆塔]; P49 [应用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电线积冰是影响电网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研究电线积冰与微地形因子的关系对于电线积冰风险区划、电网建设可行性论证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利用湖北省1:5万基础比例尺地形图数据和湖北省电网线路冰害故障调查统计数据,对电线积冰厚度与其对应的微地形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识别对电线积冰有显著影响的微地形因子,分析电线积冰厚度与对其影响显著的微地形因子的定量关系,解析微地形因子对电线积冰敏感性等级。结果表明: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离水体远近程度、下垫面类型等是影响积冰厚度最显著的微地形因子;地形起伏度与积冰厚度呈乘幂函数关系,海拔高度与积冰厚度呈对数函数关系,离水体远近程度与积冰厚度呈分段函数关系,下垫面类型与积冰厚度无显式的函数关系,但积冰灾害发生点具有明显的随下垫面类型分布的特征;积冰厚度随地形起伏度、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其变化率和敏感性则逐渐减小;地形起伏度小于40 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海拔高度在25~100 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积冰厚度随离水体距离的增加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其变化率绝对值和敏感性也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当离开水体距离在2~2.7 km时,其对积冰风险最敏感;电线积冰灾害多发区域的下垫面主要为水体、林地,其次为农田和草地,水体对积冰风险的敏感性等级分别是林地、农田、草地的1.5、3.6和16.7倍。
引用
收藏
页码:103 / 10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2008年低温冰冻雨雪灾害天气过程中贵州电线积冰气象条件分析 [J].
李登文 ;
杨静 ;
吴兴洋 .
气象, 2011, 37 (02) :161-169
[2]   电线覆冰机理分析及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J].
魏其巍 .
电力建设, 2007, (03) :26-28
[3]   影响电线覆冰因素的研究与分析 [J].
王守礼 .
电网技术, 1994, (04) :18-24
[4]  
DL/T 5158-2002.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S]. 2002
[5]  
ArcGIS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实验教程[M]. 科学出版社 , 汤国安, 2006
[6]  
应用气候学概论[M]. 气象出版社 , 朱瑞兆,谭冠日,王石立编著, 2005
[7]   探空资料在输电线路覆冰事故评估中的应用 [J].
顾骏强 ;
朱持则 ;
姜瑜君 ;
张斌 ;
王亚云 .
气象, 2010, 36 (08) :81-86
[8]   基于气象规范的电线积冰自动监测系统的研究 [J].
郑利兵 ;
陈林 ;
林云生 ;
王柏林 ;
殷伯华 ;
初明璋 ;
韩立 .
气象, 2010, 36 (10) :97-101
[9]   金华近56年电线积冰气候特征及灾害防御 [J].
陈柏堃 ;
郜庆林 ;
吴明江 .
气象, 2009, 35 (08) :85-90
[10]   资源县电线覆冰的气象因素探析 [J].
罗桂湘 ;
陈斌 ;
覃峥嵘 .
气象研究与应用, 2008, (03) :3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