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来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方法及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

被引:8
作者
周国梁 [1 ]
李尉民 [2 ]
印丽萍 [1 ]
机构
[1]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2] 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有害生物; 适生性; 不确定性; 评估;
D O I
10.19662/j.cnki.issn1005-2755.2006.s1.001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分析利用生态位技术结合气候统计学方法及利用试验数据建立预测模型评估开展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的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本文详细讨论了在有害生物适生性研究中涉及的有关有害生物生物学资料的评估与分析、有害生物分布点的选择及预测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认为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地理学的资料在研究有害生物适生性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统计学角度探讨了提高适生性预测结果正确性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DOMAIN: a flexible modelling procedure for mapping potential distributions of plants and animals[J] . G. Carpenter,A. N. Gillison,J. Winter. &nbsp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 1993 (6)
[2]  
Positive Interactions of Nonindigenous Species: Invasional Meltdown?[J] . Daniel Simberloff,Betsy Von Holle. &nbspBiological Invasions . 1999 (1)
[3]  
Potential Global Range Expansion of the Invasive Fire Ant, Solenopsis invicta[J] . Lloyd W. Morrison,Sanford D. Porter,Eric Daniels,Michael D. Korzukhin. &nbspBiological Invasions . 2004 (2)
[4]  
植物检疫学[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许志刚主编, 2003
[5]   云南河口县桔小实蝇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J].
和万忠 ;
孙兵召 ;
李翠菊 ;
龙忠保 .
昆虫知识, 2002, (01) :50-52
[6]   日本金龟子在中国适生区的预测 [J].
张清芬 ;
徐岩 ;
黄新凯 ;
韩雪梅 ;
徐汝梅 .
植物检疫, 2002, (02) :73-77
[7]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菌在中国适生性的初步研究 [J].
白章红 ;
周国梁 ;
钱天荣 ;
蒋樟法 .
植物检疫, 1997, (06)
[8]  
Field tests of theories concerning distributional control. Grinnell J. The America Naturalist . 1917
[9]  
Ecodomatic assessement of portential establishment of exotic pests. Worner S P. J Econ Entomol Res . 1988
[10]   低湿和低温对稻水象死亡率的影响及稻水象在我国分布范围的初探附视频 [J].
毛志农 ;
孙汝川 ;
窦学芝 ;
陈宏 ;
周铭 ;
曲桂颖 ;
吴长有 .
植物检疫, 1997, (S1) :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