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梯田遗产区乡村聚落景观及其演变——以云南元阳全福庄中寨为例

被引:28
作者
宗路平 [1 ]
角媛梅 [1 ]
李石华 [2 ]
张洪康 [3 ]
张红榛 [3 ]
何云燕 [1 ]
牛乐德 [1 ]
机构
[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2] 云南省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3] 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管理局
关键词
文化景观; 聚落; 哈尼梯田; 全福庄中寨;
D O I
10.13284/j.cnki.rddl.000009
中图分类号
K928.7 [名胜古迹]; K901.8 [聚落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60107 ; 120203 ; 060201 ; 070502 ;
摘要
以2013年6月列入世界文化景观遗产的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区内的乡村聚落景观——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全福庄中寨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访谈和GIS制图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哈尼聚落景观的组成要素与内部结构、景观空间格局及其演变。结果表明:1)哈尼聚落景观的边界以实际存在的树带和树门来分离精神世界里人和鬼魂的地域空间;聚落内部受地形和血缘关系影响形成组团式结构,传统民居以蘑菇房为代表;2)聚落具有独特的文化景观要素——用于祭祀和祈福的寨神林、用于娱乐和晾晒粮食的磨秋场以及用于生活取水和祭祀的水井,它们体现了哈尼族崇拜自然的宗教文化体系;3)哈尼聚落景观的空间格局具有森林在上、村落居中、梯田在下、水系贯穿其中的特点,聚落的选址正是基于景观空间格局与适宜人居和便于到达梯田耕作的特点选定;4)哈尼聚落景观在空间演变方面具有独特的分寨和"地名连名"制特点,聚落用地在50 a间扩大了近10倍,而蘑菇房的周边和内部结构则出现了多向演变的趋势,其中现代砖混房屋的比例正呈急剧增加趋势;5)哈尼聚落景观作为哈尼梯田文化景观遗产的组成要素之一,在维系遗产稳定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如何传承与保护哈尼聚落景观成为当务之急,未来应注重聚落空心化等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哈尼梯田自然与文化景观生态研究.[M].角媛梅; 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2]  
乡村空间系统及其演变研究.[M].张小林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M].俞孔坚著;.科学出版社.1998,
[4]  
农村聚落地理.[M].金其铭著;.科学出版社.1988,
[5]  
哈尼阿培聪坡坡.[M].史军超等译;.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
[6]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J].Marc Antrop.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3, 1
[7]   中国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趋向 [J].
何仁伟 ;
陈国阶 ;
刘邵权 ;
郭仕利 ;
刘运伟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8) :1055-1062
[8]   国外乡村聚落地理研究进展及近今趋势 [J].
李红波 ;
张小林 .
人文地理, 2012, 27 (04) :103-108
[9]   乡村转型发展特征评价及地域类型划分——以“苏南-陕北”样带为例 [J].
龙花楼 ;
邹健 ;
李婷婷 ;
刘彦随 .
地理研究, 2012, 31 (03) :495-506
[10]   中国农业与乡村地理研究进展与展望 [J].
刘彦随 ;
龙花楼 ;
张小林 ;
乔家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12) :1498-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