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MRA解剖学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10
作者
李淑华
狄玉进
徐金法
白敏
陈军
布春青
机构
[1]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磁共振室
关键词
主动脉弓; 分支; 解剖变异; 磁共振血管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22.1 [心脏血管系];
学科分类号
100101 ;
摘要
目的:应用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分析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解剖学特征,探讨MRA评价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00例在我院磁共振室接受主动脉弓及其以上MRA检查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不同类型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发生情况,并讨论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的临床意义。结果:1300例患者中,形态正常者1207例(92.85%),即头臂干(BT)、左颈总动脉(LCCA)、左锁骨下动脉(LSA)从右向左分别发自主动脉弓,存在变异者93例(7.15%)。共发现9种不同类型的变异,包括LCCA与BT共干发自主动脉弓43例(3.31%),左椎动脉(LVA)于LCCA和LSA之间直接发自主动脉弓28例(2.15%),右颈总动脉(RCC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右锁骨下动脉(RSA)7例(0.54%),LCCA与RCCA共干发自主动脉弓伴迷走RSA 3例(0.23%),LCCA与BT共干,伴LVA直接发自主动脉弓5例(0.38%),LVA与LSA共干发自主动脉弓3例(0.23%),RCCA发自主动脉弓,右椎动脉(RVA)发自RCCA伴迷走RSA 2例(0.15%),LCCA,RCCA,LVA,RSA均发自主动脉弓1例(0.08%),LCCA与BT共干发自主动脉弓,LVA缺如,伴原始三叉动脉1例(0.08%)。结论:主动脉弓分支变异种类繁多,MRA能很好的评价主动脉弓分支数量及其形态与开口位置,对临床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陆建平;刘崎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中国人解剖学数值.[M].中国解剖学会体质调查委员会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3]   600例主动脉弓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分析 [J].
刘建文 ;
高万勤 ;
李天晓 ;
翟水亭 ;
薛绛宇 ;
王子亮 ;
白卫星 .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27 (04) :244-246
[4]   Anatomical variations in the branches of the human aortic arch in 633 angiographies: clinical significance and literature review [J].
Natsis, Konstantinos I. ;
Tsitouridis, Ioannis A. ;
Didagelos, Matthaios V. ;
Fillipidis, Andis A. ;
Vlasis, Konstantinos G. ;
Tsikaras, Prokopios D. .
SURGICAL AND RADIOLOGIC ANATOMY, 2009, 31 (05) :319-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