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鲁超高压榴辉岩的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及变质作用P-T轨迹

被引:17
作者
张泽明 [1 ]
肖益林 [2 ]
沈昆 [3 ]
高勇军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所
[2] Geoscience Center,Goettingen
关键词
榴辉岩; 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 变质作用P-T轨迹; 苏鲁超高压变质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4 [区域变质作用及岩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南苏鲁东海地区,部分超高压榴辉岩中的变斑晶石榴石具有复杂的生长成分环带和多期矿物包体组合,它们记录了超高压变质岩的多阶段变质演化过程,即绿帘角闪岩相进变质、柯石英榴辉岩相峰期变质、石英榴辉岩相和角闪岩相退变质作用。运用相关的地质温、压计,使用代表最高变质温度的变斑晶石榴石幔部(具最低的Fe/Mg比值)和与其平衡的绿辉石包体成分,获得了>900℃和4.1-4.5GPa的超高压变质条件。联合其他变质阶段的温、压条件,一个顺时针的变质作用P- T轨迹得以建立。它的特征是进变质与退变质路径近于平行,早期退变质作用为降温、降压过程。榴辉岩石榴石生长成分环带的保存说明超高压变质岩在峰期变质阶段有非常短暂的停留时间,并以很快的折返速率抬升到地壳浅部。超高压变质岩折返过程中的明显降温是石榴石生长环带得以保存的另一个有利条件。
引用
收藏
页码:809 / 81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