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试验研究

被引:11
作者
邵旭东
李立峰
张伟
机构
[1]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关键词
桥梁工程; 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 试验研究; 收缩徐变; 内力重分布; 反拱度;
D O I
10.19721/j.cnki.1001-7372.2006.01.016
中图分类号
U448.35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桥];
学科分类号
0814 ; 081406 ;
摘要
为了解决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反拱过大的问题,提出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新概念;基于线性徐变理论和变形协调原理,推导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的内力重分布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和常规预应力梁的对比试验,并进行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和分析,得到了结构内力重分布结果和变形结果。试验结果和理论分析均表明:二次预应力组合结构可大大改善反拱过大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推广。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任意截面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极限非线性分析 [J].
楼铁炯 ;
郭乙木 ;
王振林 ;
黄丹 .
中国公路学报, 2005, (01) :81-84
[2]   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试验研究 [J].
李宏江 ;
叶见曙 ;
万水 ;
钱培舒 ;
蒋正国 .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4) :34-39
[3]   混凝土桥梁收缩徐变计算的有限元方法与应用 [J].
颜东煌 ;
田仲初 ;
李学文 ;
涂光亚 .
中国公路学报, 2004, (02) :56-59
[4]   二次预应力技术应用于桥梁结构的探索研究 [J].
邵旭东 ;
刘海波 ;
李立峰 .
公路, 2003, (03) :89-92
[5]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徐变应力重分布的研究 [J].
辛学忠 .
中国铁道科学, 2002, (04) :31-35
[6]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结构分析方法[J]. 徐栋.华东公路. 1999(05)
[7]  
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梁的结构分析方法[J]. 徐栋.华东公路. 1999 (05)
[8]  
二次预应力超薄梁组合结构的应用研究[D]. 刘海波.湖南大学 2003
[9]  
JTG D62-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S]. 2004
[10]  
收缩 徐变[M]. 中国铁道出版社 , 周履,陈永春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