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床冲淤幅度判别指标与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

被引:14
作者
黄仁勇
韦直林
赵连军
李小平
郑春梅
机构
[1]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3]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湖北武汉
[4] 湖北武汉
[5] 河南郑州
关键词
公式验证; 水流挟沙力; 计算值; 实测值; 含沙量; 冲淤指标; 黄河中下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143 [河流动力学];
学科分类号
081502 ;
摘要
以河床变形方程为理论基础,提出了河床冲淤幅度判别指标,为资料的选取及适应性评价提供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采用经这个判别指标界定的黄河中下游实测资料,对若干在黄河上较有代表性的公式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微冲微淤资料,张红武公式计算点群较集中地分布在45°线两侧,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最好;吴保生、刘兴年、曲少军3家公式计算结果较为接近,从计算值与实测值对比情况看,点群较为分散且偏小;曹如轩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偏大且点群散乱;刘峰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偏大甚多。这也说明了现有挟沙力公式本身对冲淤判别非常不灵敏,对冲淤的反应功能都相当弱。同时表明,在水流挟沙力公式验证中引入冲淤幅度指标可以增强所选资料的合理性,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粗细泥沙挟沙能力研究 [J].
刘兴年 ;
曹叔尤 ;
黄尔 ;
彭清娥 .
泥沙研究, 2000, (04) :35-39
[2]   高含沙洪水揭河底冲刷初探 [J].
曹如轩 ;
程文 ;
钱善琪 ;
王新宏 .
人民黄河, 1997, (02) :1-5+61
[3]   新的水流挟沙力计算公式 [J].
刘峰 ;
李义天 .
长江科学院院报, 1997, (01) :18-21
[4]   黄河水流输沙能力公式的若干修正 [J].
吴保生 ;
龙毓骞 .
人民黄河, 1993, (07) :1-4+61
[5]   水流挟沙力公式的验证与评述 [J].
舒安平 .
人民黄河, 1993, (01) :7-9+61
[6]   黄河水流挟沙力的计算公式 [J].
张红武 ;
张清 .
人民黄河, 1992, (11) :7-9+61
[7]  
黄河泥沙冲淤数学模型[M].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钱意颖等编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