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A和信息熵的可变模糊集水质评价方法

被引:9
作者
徐晨光 [1 ]
艾尼瓦尔艾买提 [1 ]
杜青辉 [2 ]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2] 河南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关键词
集对分析; 信息熵; 可变模糊集; 水质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针对水环境质量动态多变性、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特点,采用集对分析方法计算水质样本与水质评价等级之间的联系度,运用信息熵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值,进而建立基于可变模糊集的水质定量评价模型,以5级评判为原则,对以往利用集对势评判水质等级的方法进行了改进。实例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灰色关联法评价结果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其评价结果能够反映研究对象的真实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5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改进SPA法的地下水环境模糊综合评判 [J].
魏明华 ;
郑志宏 ;
黄强 ;
邱林 .
水利学报, 2009, 40 (10) :1204-1209
[2]   基于熵权的集对分析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孟宪萌 ;
胡和平 .
水利学报, 2009, 40 (03) :257-262
[3]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白垩系盆地浅层地下水水质分布规律研究 [J].
苏耀明 ;
朱琳 ;
苏小四 ;
侯光才 ;
宫辉力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9, 36 (01) :24-29
[4]   基于免疫进化算法优化的地下水水质评价普适公式 [J].
李祚泳 ;
汪嘉杨 ;
程会珍 .
水科学进展, 2008, (05) :707-713
[5]   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的集对分析与可变模糊集耦合模型 [J].
吴开亚 ;
金菊良 ;
周玉良 ;
王文圣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3) :6-12
[6]   集对分析中差异不确定系数i的探讨 [J].
朱兵 ;
王文圣 ;
王红芳 ;
李跃清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8, (01) :5-9
[7]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周林飞 ;
许士国 ;
孙万光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7, (02) :240-245
[8]   集对分析法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J].
邱林 ;
唐红强 ;
陈海涛 ;
徐亮 .
节水灌溉, 2007, (01) :13-15
[9]   太湖西段入湖河流水质模糊综合评价 [J].
宋海亮 ;
吕锡武 ;
李先宁 .
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6, (01) :87-91
[10]   基于熵权的模糊物元模型在水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J].
张先起 ;
梁川 .
水利学报, 2005, (09) :1057-1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