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盆地砂岩型铀成矿同位素地质特征

被引:22
作者
夏毓亮
林锦荣
侯艳先
刘汉彬
范光
机构
[1]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关键词
伊犁盆地; 砂岩型铀矿; 同位素年代学; 铀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伊犁盆地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及其蚀源区进行了同位素地质特征研究 ,结果表明 :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具有多时期成矿的特点 ,其成矿年龄分别为 82 4、6 0、1 1 4、7 1、3 5Ma,而主要成矿期集中在第三纪的中、上新世。伊犁盆地南侧蚀源区发育有以海西期为主的花岗岩和火山岩 ,前者为2 93— 31 6Ma,后者为 2 35— 2 5 9Ma。从含矿砂体精选出的锆石 ,其U Pb同位素年龄为 30 8Ma ,与蚀源区花岗岩、火山岩的时代一致 ,从而肯定了含矿砂体的物质来源。此外 ,通过对含矿砂体和蚀源区岩石U Pb同位素体系演化特征的研究 ,指出伊犁盆地砂岩型铀矿具有多铀源富集的特点 ,这些铀源分别是 :地层沉积时形成的富铀砂体 (主要的 )和富铀的蚀源区岩石的近代风化淋滤释出的铀
引用
收藏
页码:150 / 15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伊犁盆地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成矿模式 [J].
陈戴生,王瑞英,李胜祥 .
铀矿地质, 1997, (06) :327-335
[2]  
同位素地质学原理.[M].[美]福尔(G·Faure) 著;潘曙兰;乔广生 译.科学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