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角色与结构性认知

被引:2
作者
肖晞 [1 ]
周旭亮 [2 ]
机构
[1] 吉林大学行政学院国际政治系
[2] 同济大学法政学院国际政治系
关键词
国际角色; 效忠对象; 认知; 物质结构; 文化结构;
D O I
10.16059/j.cnki.cn43-1008/c.2010.08.006
中图分类号
D8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当前国际社会对于国际角色的认知,主要源于国家层面塑造的物质结构认知体系之中,呈单向而非互动的结构特征,这对于中国国际角色的定位尤其是资源基础的外化带来了不利影响。在与国际社会的互动之中,中国应更多地在文化选择过程中向外界透知中国模式的包容、平等、互利性特征,通过自我与他者的文化结构互动过程,把原来属于中国的文化变成至少是部分共有的身份认同,进而为化解国家在功能上相等的物质结构性认知而努力。在当前情况下,一是要坚持文化选择导致国家差异性引发的认同,二是要坚持资源基础与责任并重。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8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中国国际角色的转换与国际社会的认知 [J].
胡键 .
现代国际关系, 2006, (08) :21-24+52
[2]  
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M].(美) 吉尔平 (Gilpin;R.)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3]  
政治科学.[M].(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G.Roskin)等著;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