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亲子鉴定──DNA指纹技术的应用

被引:17
作者
方盛国,冯文和,张安居,余亚丽,何光昕
李绍昌,余健秋,黄祥明,宋云芳
机构
[1] 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
关键词
大熊猫,DNA指纹图谱,亲子鉴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59.8 [哺乳纲];
学科分类号
071002 ;
摘要
以大熊猫10个家系,20只个体的被毛为材料,辅以血液、精液,作DNA指纹图谱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大熊猫个体的被毛和血液、被毛和精液,血液与精液组织检测,其DNA指纹图谱完全一致;大熊猫多雄配一雌及一雄配一雌,所产任一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中,其杂交带都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或父母亲,没有新带出现,准确无误地确定了10个家系子代的真父,排除了非父;三只大熊猫双胞胎中6只子代个体的DNA指纹图谱,均具个体特异性,表明都为异卵双生子,为大熊猫在一个发情期不一定同时排卵提供了佐证,亦为圈养雌兽在一个发情高峰期多次配种,提供了应用和理论依据;DNA指纹技术用于大熊猫的亲子鉴定,灵敏度高,稳定,重复性好,为圈养大熊猫多雄配一雌,增加受配雌兽的受孕机会,提高产仔效率提供了鉴别手段,解除了多雄配一雌其子代的父亲是谁的后顾之忧。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大熊猫的生殖生理及人工繁殖.[M].冯文和;张安居编著;.四川大学出版社.1988,
[2]  
卧龙的大熊猫.[M].胡锦矗;夏勒 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3]   动物的双亲判别与DNA指纹图谱 [J].
房继明 .
兽类学报, 1994, (01) :68+63-68
[4]   LZF-Ⅰ探针及草鱼等三种鱼类的DNA指纹图的初步研究(英文) [J].
方盛国 ;
李丹 ;
陈冠群 ;
洪梅 ;
蓝翎 ;
张小为 .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3, (05) :79-82
[5]   雌性大熊猫发情期尿中17β—雌二醇与孕酮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配种的关系 [J].
李复东 ;
彭世媛 ;
叶志勇 ;
何光昕 ;
黄祥明 .
兽类学报, 1993, (03) :166-171
[6]   家禽遗传指纹图研究初报 [J].
孟安明 ;
齐顺章 ;
周顺伍 ;
宫桂芬 .
遗传, 1993, (02) :9-13
[7]   大熊猫生殖生物学研究:Ⅱ.大熊猫妊娠期尿中孕酮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样物质含量的变化 [J].
曾国庆 ;
张星 ;
蒋广泰 ;
刘维新 ;
谢钟 ;
刘农林 .
动物学报, 1992, (04) :429-434
[8]   大熊猫的早期妊娠诊断 [J].
刘维新 ;
刘农林 ;
谢钟 .
兽类学报, 1990, (02) :81-87
[9]   大熊猫高度重复序列DNA的分子克隆 [J].
吴政安 ;
曾维克 ;
徐奇虹 ;
李翔 ;
王今朝 ;
萧淑熙 ;
刘维新 ;
谢钟 ;
叶掬群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89, (23) :1823-1826
[10]   大熊猫等五种食肉动物血清蛋白和LDH同工酶盘电泳比较 [J].
冯文和 ;
罗昌容 ;
叶志勇 ;
张安居 ;
何光昕 .
兽类学报, 1985, (02) :15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