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区紫花针茅草原封育导致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17
作者
李以康 [1 ,2 ,3 ]
张法伟 [1 ,3 ]
林丽 [1 ,3 ]
王溪 [1 ,3 ]
曹广民 [1 ,3 ]
郭晓伟 [1 ,2 ,3 ]
韩道瑞 [1 ,2 ,3 ]
陈桂琛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3] 不详
[4]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5] 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
[6] 不详
关键词
青海湖区; 封育; 土壤养分; 紫花针茅草原; 草地退化; 土壤恢复; 碳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封育导致的生态系统恢复会体现在土壤恢复.以不同封育年限的青海湖区紫花针茅草原为对象,研究封育导致的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同一样地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都表现为表层含量最高,显著高于第Ⅱ层,下面几层之间差异不显著;封育对速效养分含量影响不同,对速效钾含量影响不大,而速效磷含量大多显著提高,封育样地速效氮含量稍微高于对照样地.全量养分相比较,封育对土壤全钾和全磷含量影响不大,随土层加深全氮含量降低,封育导致土壤表层全氮含量升高(提高了19.9%).有机质含量随土层加深而降低,长期封育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相关分析表明,速效钾和全钾含量之间相关不显著,速效磷和全磷、速效氮和全氮含量都表现出显著相关,有机质和全量养分之间只有全氮表现出了显著相关.封育后土壤pH值略有升高;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容重升高,但土壤容重变化不大.封育使草原土壤养分含量增加,但是养分的增加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对草原的保护还需继续加强.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2] 肃北高寒草原不同放牧强度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杨红善
    常根柱
    周学辉
    路远
    那·巴特尔
    [J]. 土壤, 2011, 43 (02) : 174 - 178
  • [3] 三江源区不同建植年代人工草地群落演替与土壤养分变化
    王长庭
    龙瑞军
    王启兰
    刘伟
    景增春
    张莉
    [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9, 15 (06) : 737 - 744
  • [4] 环青海湖地区生态与环境恢复治理途径
    伏洋
    张国胜
    李凤霞
    杨琼
    颜亮东
    刘宝康
    [J]. 草业科学, 2008, (07) : 4 - 10
  • [5] 中国北方草地植物群落碳、氮元素组成空间变化及其与土壤地球化学变化的关系
    程建中
    李心清
    刘钟龄
    胡璐
    黄代宽
    [J]. 地球化学, 2008, (03) : 265 - 274
  • [6] 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李凤霞
    伏洋
    杨琼
    颜亮东
    肖建设
    [J]. 资源科学, 2008, (03) : 348 - 353
  • [7] 退化高寒草原土壤生物学性质的变化
    蔡晓布
    钱成
    张永清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08) : 1733 - 1738
  • [8]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芨芨草草原群落特征的影响
    周国英
    陈桂琛
    韩友吉
    李锦萍
    宋文珠
    [J]. 中国草地学报, 2007, (01) : 19 - 23
  • [9] 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
    许中旗
    闵庆文
    王英舜
    李文华
    许晴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5) : 38 - 42
  • [10] 高寒草甸土地退化及其恢复重建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王文颖
    王启基
    王刚
    [J]. 生态环境, 2006, (02) : 362 - 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