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类对垃圾填埋场渗滤液的净化

被引:7
作者
黄立南
林里
陈月琴
蓝崇钰
屈良鹄
机构
[1] 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中山大学环境科学系,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蛋白核小球藻; 垃圾渗滤液; 营养物去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采用 PCR及序列测定的方法 ,对两个分别分离自广州市李坑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收集塘以及广州市郊的一个普通池塘的藻类种群的 r DNA ITS区进行了序列的测定和分析 ,结果证实两者均为蛋白核小球藻 ,分别记作 Chlorellapyrenoidosa ( LK)和 Chlorella pyrenoidosa ( P)。将上述两个藻类种群的纯培养液分别接种至一系列不同浓度的垃圾渗滤液中 ,以研究它们在渗滤液中的生长、对渗滤液的耐性以及对渗滤液中污染物的去除等差异。结果表明 ,藻类的生长在1 0 %的渗滤液中都得到了一定的促进 ,而在更高浓度的渗滤液中则受到抑制。但 C.pyrenoidosa( LK)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 ,对 30 %的渗滤液表现出较强的耐性。藻类的生长使垃圾渗滤液中的 NH3 -N、PO4 -P和 COD等污染物的含量显著下降 ,而 NO3 -N含量下降不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253 / 2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REMOVAL OF INORGANIC-IONS FROM WASTEWATERS BY IMMOBILIZED MICROALGAE [J].
MALLICK, N ;
RAI, LC .
WORLD JOURNAL OF MICROBIOLOGY & BIOTECHNOLOGY, 1994, 10 (04) :439-443
[2]   COMPARISON OF THE 5.8S RDNA AND 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SEQUENCES OF ISOLATES OF LEPTOSPHAERIA-MACULANS FROM DIFFERENT PATHOGENICITY GROUPS [J].
MORALES, VM ;
PELCHER, LE ;
TAYLOR, JL .
CURRENT GENETICS, 1993, 23 (5-6) :490-495
[3]   甲藻单个细胞DNA的制备及在赤潮藻类分子鉴定中的应用 [J].
陈月琴 ;
屈良鹄 ;
邱小忠 ;
曾陇梅 ;
齐雨藻 .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4) :67-70
[4]   香蒲铅锌废水净化塘藻类、菌类生境调查及抗性藻种筛选 [J].
刘玉,麦志勤,胡文凤 .
生态学杂志, 1994, (02) :19-22+29
[5]   氮磷对污水净化中藻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J].
高玉荣 ;
黄玉瑶 ;
曹宏 ;
陈俨梅 .
生态学报, 1994, (01) :68-74
[6]   磷对藻类生长及污水净化的影响 [J].
高玉荣 ;
黄玉瑶 ;
曹宏 ;
陈俨梅 .
应用生态学报, 1991, (04) :355-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