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排烃门限理论评价汤原断陷泥质烃源岩

被引:5
作者
周海燕
庞雄奇
机构
[1] 石油大学
关键词
依兰—伊通盆地; 汤原断陷; 第三纪; 泥岩; 生油岩评价; 方法; 原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伊兰—依通地堑东北端的汤原断陷汤参1井和汤参2井第三系泥质烃源岩的实际资料,应用排烃门限理论,研究其排油气特征,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其排烃门限判别理论图版和排烃量定量评价理论图版。研究表明,C(母质丰度)值高但KTI(母质类型指数)值低的烃源岩与C值低但KTI值高的烃源岩均能进入排烃门限;烃源岩进入排烃门限的深度随C、KTI、Ro值的增大而减小,进入排烃门限后的排烃量随C、KTI、Ro值的增大而增大,C、KTI、Ro三者互补。一般而言,烃源岩进入排甲烷气门限早于进入排重烃气门限,进入排重烃气门限早于进入排油门限。评价结论是:汤参1井、汤参2井第三系泥质烃源岩属于非烃源岩到差烃源岩,大部分已进入排甲烷气和重烃气阶段,只有少数进入排油阶段。图2表5参2(周海燕摘)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1+6+1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排烃门限控油气理论与应用.[M].庞雄奇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  
含油气盆地地史、热史、生留排烃史数值模拟研究与烃源岩定量评价.[M].庞雄奇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