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建构与反映——从教学本质到课程改革
被引: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士彬
机构
:
[1]
曲阜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现为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博士生
来源
:
当代教育科学
|
2003年
/ 12期
关键词
:
建构;
反映;
教学本质;
课程改革;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新教学本质观在批判“特殊认识说”及其批判性观点的基础上得以确立。教学的本质是在社会一定价值引导下师生主体间通过体验、交往和生产而自主、客观建构以系统知识技能为核心的经验和意义的一种特殊的反映活动。以此为理论依据,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坚持课程与教学、实践与认识、主体性与客观性、建构与反映的辩证统一,并确立物质本体论的决定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当代哲学主流.[M].(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Stegmuller;Wolfgang)著;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3]
发生认识论原理.[M].(瑞士)皮亚杰(JeanPiaget)著;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
←
1
→
共 3 条
[1]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
当代哲学主流.[M].(联邦德国)施太格缪勒(Stegmuller;Wolfgang)著;王炳文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
[3]
发生认识论原理.[M].(瑞士)皮亚杰(JeanPiaget)著;王宪钿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