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坝工程在江淮丘陵区旱灾防治中的作用

被引:10
作者
王庆 [1 ]
蒋尚明 [2 ]
金菊良 [1 ]
许浒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2]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水利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江淮丘陵; 旱灾防治; 塘坝工程; 节水灌溉; 水资源利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23 [旱灾];
学科分类号
0904 ;
摘要
以江淮丘陵区的水资源状况、地形地貌及土壤特征、水利工程现状、种植结构和灌溉技术水平等主要影响因素为基础,具体分析了该区域干旱发生的原因。阐述了塘坝在灌区系统中对水库防洪灌溉的补充作用,以及在非灌区对拦蓄地表径流的重要意义。根据江淮丘陵区内的水利工程特别是塘坝运行现状,提出合理规划塘坝建设、加大塘坝扩挖整治力度和加强用水管理以增加可用水量,并依靠节水灌溉技术和调整种植结构措施以减少灌溉用水,从而改善江淮丘陵易旱区缺水状况。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90 +9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安徽统计年鉴.[M].安徽省统计局编;饶益刚主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
[2]  
丘陵地区塘坝技术问答.[M].张荣鑫等编著;.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
[3]   西南丘陵山区塘堰系统对农田水量平衡的局地调控作用 [J].
刘涓 ;
张仕超 ;
魏朝富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0, 21 (03) :43-47+51
[4]   江淮分水岭地区干旱特点及发展节水农业的对策 [J].
施六林 ;
王艳 ;
王川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36) :8186-8187+8203
[5]   江淮丘陵地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J].
黄大国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5) :12137-12138+12141
[6]   安徽省江淮丘陵地区单季中稻旱灾原因浅析及对策 [J].
黄义德 ;
武立权 ;
黄雅丽 .
安徽农业科学, 2005, (12) :222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