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农村过疏化的动力机制、政策措施及其对我国农村建设的启示

被引:22
作者
饶传坤
机构
[1] 浙江大学区域与城市规划系
关键词
过疏化; 农村地区; 政策; 日本; 启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日本农村过疏化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至2000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0-1975年的高机械减少阶段、1975-1985年的低机械减少阶段、1985年后的机械减少与自然减少并存阶段。其形成的动力机制有四个方面:(1)外部诱导因素: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和城市化加快;(2)内部动力因素:农林矿业的衰落和自然环境的恶劣;(3)政策因素:相关政策的滞后和规划调控能力的欠缺;(4)自身所产生的各种社会问题。各种政策虽对解决日本过疏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先出现—再整治"的政策处理模式减弱了其政策本身的实施效果。为此,为预防过疏化在我国农村地区的蔓延,有必要加强城乡统筹规划,加快相关法规的制定,强化地区宏观的引导和促进农村社区的自立。
引用
收藏
页码:147 / 15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 条
  • [1] 城市地理学.[M].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