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丹巴县城滑坡失稳及应急加固研究

被引:57
作者
殷跃平 [1 ]
李廷强 [2 ]
唐军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
[2] 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关键词
边坡工程; 滑坡; 强度折减; 应急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四川省丹巴县城坐落在古滑坡体上,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城迅速扩展,建设用地严重不足,致使在滑坡前缘开挖要地,最高切坡达28 m。由于未采取科学合理支护,诱使古滑坡复活,位移量达50 mm/d,滑移体积达2.5×106 m3,新城面临被摧毁的危险。对丹巴县城滑坡治理提出了一种新型结构类型,并给出土石混合体滑坡变形破坏、稳定性评价和治理措施。在应急治理中,及时在滑坡前缘堆载约4 000 m3的沙袋压脚,位移量明显降低为5 mm/d,有效控制了整体滑动,同时,在滑坡中前部施加了6排1 300 kN级的预应力锚索,明显提高了整体稳定性。运用FLAC3D分析了未切坡开挖、切坡开挖、前缘堆载压脚和施加预应力锚固工程4种工况下的滑坡变形破坏特征。运用强度折减法求解了不同工况下的滑坡稳定系数,与常用的Janbu简化法、Morgenstern-Price法和Sarma法对比表明,其误差为0.1%~4.1%,可以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但是,用强度折减法对堆积层滑坡滑带的确定误差较大,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常用的滑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应用于土石混合体结构类型的滑坡中存在滑带的残余抗剪强度估计和摩擦滑动失真,因此在应急治理工程设计中,采用了=29°的值。从经验上来看,对巨石土混合体,反演所采用的内摩擦角应该比滑带土的残余抗剪强度试验值高20%~30%。在考虑滑带土性状时,应研究滑体结构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971 / 9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长江三峡库区移民迁建新址重大地质灾害及防治研究.[M].殷跃平等著;.地质出版社.2004,
[2]   土石混合体力学特性的原位试验研究 [J].
李晓 ;
廖秋林 ;
赫建明 ;
陈剑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 (12) :2377-2384
[3]   四川丹巴县特大型滑坡形成原因及稳定性分析 [J].
李廷强 ;
唐军 ;
唐定洪 ;
李盛清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7, (03) :16-18+24
[4]   丹巴滑坡的位移特征 [J].
樊晓一 ;
乔建平 ;
田宏岭 .
山地学报, 2007, (02) :202-206
[5]   水下土石混合体的原位大型水平推剪试验研究 [J].
徐文杰 ;
胡瑞林 ;
曾如意 .
岩土工程学报, 2006, (07) :814-818
[6]   虎跳峡龙蟠右岸土石混合体野外试验研究 [J].
徐文杰 ;
胡瑞林 ;
谭儒蛟 ;
曾如意 ;
于火青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6, (06) :1270-1277
[7]   三维离散元土石混合体随机计算模型及单向加载试验数值模拟 [J].
李世海 ;
汪远年 .
岩土工程学报, 2004, (02) :172-177
[8]   土坡稳定分析强度折减有限元法 [J].
孙伟 ;
龚晓南 .
科技通报, 2003, (04) :319-322
[9]   土石混合体野外水平推剪试验研究 [J].
油新华 ;
汤劲松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 (10) :1537-1540
[10]   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边坡稳定安全系数 [J].
赵尚毅 ;
郑颖人 ;
时卫民 ;
王敬林 .
岩土工程学报, 2002, (03) :343-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