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碳泄漏与制造业CO2排放

被引:32
作者
傅京燕
张春军
机构
[1] 暨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国际贸易; 碳排放; EKC; 碳泄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752 [中国对外贸易];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外贸易的不断拉动,但在贸易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碳排放总量也在迅速增长。本文根据中国1996-2010年的分行业面板数据,测算了27个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并根据碳排放强度将制造业分为低碳制造业和高碳制造业,对其碳排放趋势进行了分行业研究,在此基础上,利用FGLS回归方法验证制造业碳排放EKC的存在性并在模型中加入一些控制变量对结果进行检验,然后在回归方程中加入贸易和工业增加值的交互项考察碳泄漏问题。所得结论如下: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无论是人均碳排放还是总的碳排放均符合EKC曲线,而高碳制造业却存在着线性关系;贸易减少了整个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的碳排放,但却增加了高碳制造业的碳排放,总体来说贸易量的增加对于制造业人均碳排放量和总碳排量的影响是有利的;在碳泄漏问题上,制造业和低碳制造业不存在碳泄漏的问题,而高碳制造业则相反,但整体上"污染避难所"假说这一结论在我国不成立,对外贸易对中国制造业碳排放的总体影响是有利的,中国不需要因为减少CO2排放而去限制制造业的对外贸易。但是制造业未来仍将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此,我国应制定有效的低碳政策,引进先进技术,并加大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对原有的旧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改变落后的生产方式。针对制造业中高碳制造业的高排放强度,我国应努力做大产业规模,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研发资金投入,加快技术进步,达到减排的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基于生产与消费视角的CO环境库茨涅兹曲线的实证研究 [J].
付加锋 ;
高庆先 ;
师华定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8, (06) :376-381
[2]   中国外贸进出口商品中的内涵能源及其政策含义 [J].
陈迎 ;
潘家华 ;
谢来辉 .
经济研究, 2008, (07) :11-25
[3]  
Climate change policy, market structure, and carbon leakage[J] . Mustafa H. Babiker.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 2004 (2)
[4]  
Is environmental policy a secondary trade barrier? An empirical analysis[J] . JoshEderington,JennyMinier.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Revue canadienne d’économique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