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白粉病菌生理小种鉴定

被引:59
作者
司权民
张新心
段霞渝
盛宝钦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 鉴别寄主; 麦类作物; 生理小种鉴定; 白粉病菌; 毒性频率; 小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叙述了鉴别寄主的选择及小种鉴定的结果。按分离面对各品种的毒性频率顺序,以一定的梯度间隔选取鉴别寄主9个。小种编码用八进制。一般是编码小者毒性较弱,大者毒性较强,编码顺序即当前病菌群体毒性结构的大致体系。1984、1985年鉴定了18省、市、自治区249个标样,分出32个小种,在以鉴别寄主毒性频率划分的9个级别内,小种频率近于正态分布,以1-5群内小种频率高、分布广、占总数的79.2%,是抗病育种应予注意的小种群。四川、 北京两地白粉菌群体毒性结构相近,主要差异在菌量及各基因型小种的频率上。用3个鉴別寄主品种的相应毒性基因测试其在群体中的遗传结构,其基因频率及基固型频率分配呈连锁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白免3号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单体分析
    姚景侠
    杨芳彬
    赵毓美
    [J]. 作物学报, 1982, (03) : 214 - 216
  • [2] 小麦抗白粉病育种工作简报
    张庆勤
    梁慕勤
    刘奕芹
    潘世元
    [J]. 遗传学报, 1976, (01) : 79 - 81
  • [3] RESISTANCE OF TRITICUM-DICOCCOIDES TO INFECTION WITH ERYSIPHE-GRAMINIS-TRITICI
    MOSEMAN, JG
    NEVO, E
    ELMORSHIDY, MA
    ZOHARY, D
    [J]. EUPHYTICA, 1984, 33 (01) : 41 -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