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分胁迫对生态恢复重要树种木荷与白楸幼苗的影响

被引:12
作者
宋爱琴
陈圣宾
李振基
汪秀芳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厦门361005
关键词
水分胁迫; 植物生理特性; 生态恢复; 木荷; 白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43 [树木生理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采用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水分胁迫下我国亚热带地区森林演替过程中的重要树种木荷(Schima superba)和白楸(Mallotus paniculatus)的幼苗叶片叶绿素、类胡萝卜素、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白楸叶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在22%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均出现剧增,而Chla、Chlb和Car含量在22%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则均出现降低;在同样的干旱胁迫下,木荷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19%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下才出现增加,而Chla、Chlb和Car含量则变化不大.在轻度淹水胁迫下,白楸叶片SOD活性、POD活性、脯氨酸和MDA含量基本呈增加趋势,而Chla、Chlb和Car含量呈降低趋势;木荷叶片SOD活性、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在同期规律不明显.相关分析表明,白楸叶片SOD活性同脯氨酸含量变化呈显著正相关(r=0.815,p<0.05)和MDA含量的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1).由此说明,水分胁迫下,白楸比木荷敏感,木荷的耐受力强于白楸.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