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丙酸降解小麦秸秆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张利
张清东
刘世贵
漆玉邦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成都
[3]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绵阳
[4]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都
[5] 四川农业大学!四川雅安
关键词
小麦秸秆; 丙酸; 降解;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木质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6 [植物生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1 ;
摘要
在温和条件下 ,采用丙酸降解小麦秸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三组分 .丙酸回收后用于小麦秸秆再降解 ,从而实现整个过程的闭循环 ,基本上无三废排放 .研究结果表明 :丙酸浓度为 90 0g/L、催化剂浓度为 3g/L、反应时间为 12 0min、洗涤方式为 2 0 0mL× 2 0min× 3或 30 0mL× 30min× 2三组份的分离效果较理想 .
引用
收藏
页码:430 / 43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J].
郭庭双 ;
李晓芳 .
饲料工业, 1993, (08) :48-50
[2]   秸秆综合利用大有可为 [J].
徐堃铎,宫庆荣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4, (06) :25-28
[3]   我国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技术现状与趋向 [J].
马学良,方宪法,陈开化 .
农业现代化研究, 1995, (04) :399-400
[4]  
有机化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汪小兰 编, 1997
[5]  
SarkanenKV. TAPPI Journal . 1990
[6]   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 [J].
韩克武 .
资源开发与市场, 1995, (05) :208-208
[7]   英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J].
张贞奇 .
世界农业, 1992, (02) :39-39
[8]   有机溶剂制浆 [J].
秦梦华 .
天津造纸, 1997, (03) :25-30
[9]   作物秸秆还田的现状与展望 [J].
杨文钰 ;
王兰英 ;
不详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 1999, (02) :2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