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病毒病的抗病育种

被引:4
作者
王国勋
徐巧珍
余子林
吴学军
机构
[1] 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病毒病; 褐斑; 猴子; 亲本; 程度; 抗病育种; 抗性育种; 油料所; 大豆花叶病毒; 区系; 主茎节数; 混合选择; 人工选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近十余年大豆病毒在不少地区有所发展,对大豆产量和籽粒品质影响很大。曾在湖北省江汉平原推广的某些大豆品种,产量虽较高,并具有不少优异特点,但因严重感染病毒病,竟酿成颗粒无收。李莹(1976)指出,大豆病毒病可使大豆籽粒产生的褐斑粒率高达95%。当前,在化学和生物防治均难以控制该病的情况下,大豆抗病毒病的育种势在必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大豆育种目标的商榷 [J].
王国勋 .
中国油料, 1981, (01)
[2]   大豆不同杂交组合和品系的病毒病感病性研究 [J].
王国勋 ;
徐巧珍 .
湖北农业科学, 1979, (07)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