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辽东半岛的热带气旋降水分析

被引:18
作者
梁军 [1 ]
陈联寿 [2 ]
李英 [2 ]
王秀萍 [3 ]
机构
[1] 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3] 大连市气象台
关键词
热带气旋; 辽东半岛; 对比分析; 强降水;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6.01.006
中图分类号
P444 [热带气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选取移动路径和转向趋势极为相似的两个热带气旋——9711(Winnie)和9406(Tim)为例,对其路径、降水量、移动速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Winnie路径偏东,转向后移动速度增幅大,在辽东半岛地区的降水量大;Tim路径偏西,转向后移动速度增幅小,强降水偏西。并针对其在辽东半岛造成的降水量的差异,采用NCEP全球分析资料,诊断分析其环境流场和结构特征,分析表明,除了地形和海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位置、高低空急流和锋区与辽东半岛地区的强降水有直接关系。Winnie影响期间,有利、稳定的副高位置使来自东南和西南的暖湿空气输送到辽东半岛上空,并阻挡着低压系统东移出海,使降水持续增加;高低空急流在高空急流入口区上升支环流圈内耦合,对流层上层强辐散场的抽吸作用及高位涡的向下输送,有利于气旋的发展加强;东、西两侧冷空气作用使其变性加强,形成温带气旋,引起强降水。Tim影响期间,副高中心偏西、偏北,高低空急流在高空急流出口区下沉支环流圈内相互作用,其上空辐散强度较弱,只是Winnie的八分之一,不利于气旋的发展加强;Tim位于高空槽后,获得负涡度平流,在东部弱冷空气作用下,引起台风弱变性,并没有形成气旋,在东北地区被西风槽合并后消失,辽东半岛只出现10mm以下的降水。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影响辽东半岛热带气旋运动、强度和影响的特征 [J].
梁军 ;
陈联寿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4) :410-419
[2]   登陆热带气旋维持的次天气尺度环流特征 [J].
李英 ;
陈联寿 ;
徐祥德 .
气象学报, 2004, (03) :257-268
[3]   登陆热带气旋长久维持与迅速消亡的大尺度环流特征 [J].
李英 ;
陈联寿 ;
王继志 .
气象学报, 2004, (02) :167-179
[4]   9406号台风与中纬度系统相互作用的中尺度特征 [J].
孟智勇 ;
徐祥德 ;
陈联寿 .
气象学报, 2002, (01) :31-39
[5]   登陆北上热带气旋的特大暴雨落区探讨 [J].
朱官忠 ;
赵从兰 .
气象, 1998, (11) :16-21
[6]   北方盛夏台风暴雨的天气型及其年际变率 [J].
仇永炎 .
气象, 1997, (07) :3-9
[7]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异常年的气候背景分析 [J].
董波,叶英 .
海洋预报, 1996, (03) :30-37
[8]   华北地区登陆北上热带气旋的暴雨增幅研究 [J].
张善君,朱官忠,曹钢锋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5, (03) :455-459
[9]   埃尔尼诺事件的判据、分类和特征 [J].
王世平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5) :611-620
[10]  
中尺度天气原理和预报[M]. - 气象出版社 , 陆汉城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