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

被引:197
作者
李裕瑞 [1 ,2 ,3 ]
刘彦随 [1 ,2 ]
龙花楼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农村人口; 农村居民点用地;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利用农村人口统计数据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对我国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总体态势、区域格局及其耦合状态进行定量分析。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常住人口和农业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分别于1996和2001年进入快速减少的新阶段,年均分别减少1 121×104和579×104人,而1996年以来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仍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0.12%;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增减协同演进的良性格局尚未出现,农村居民点用地效率依然粗放,且在北方地区和东部沿海地区更为突出。城乡二元体制是造成我国农村人口减少而农村居民点用地反增逆势发展的根本原因;在相对共性的人口流动和土地管理制度背景下,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差异造成了二者变化的区域差异性。完善农村土地利用管控体系,因地制宜科学推进农户参与式农村居民点用地综合整治,以科学调控农村人口和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是保障耕地红线、增加建设用地指标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综合途径,而创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和机制,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
引用
收藏
页码:1629 / 163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中国典型农区空心村综合整治模式 [J].
陈玉福 ;
孙虎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10, 65 (06) :727-735
[2]   中国空心化村庄演化特征及其动力机制 [J].
龙花楼 ;
李裕瑞 ;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203-1213
[3]   中国农村空心化的地理学研究与整治实践 [J].
刘彦随 ;
刘玉 ;
翟荣新 .
地理学报, 2009, 64 (10) :1193-1202
[4]   我国农村宅基地资源现状分析 [J].
宋伟 ;
陈百明 ;
杨红 ;
陈曦炜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8, (03) :1-5
[5]   1996-2005年中国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换时空分析(英文) [J].
刘彦随 ;
王丽娟 ;
龙花楼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8, (03) :274-282
[6]   河南中收入丘陵区村庄空心化微观分析 [J].
李君 ;
李小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1) :170-175
[7]   经济发达区农村居民点整理驱动力与模式——以浙江省嵊州市为例 [J].
谷晓坤 ;
陈百明 ;
代兵 .
自然资源学报, 2007, (05) :701-708
[8]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7, (06) :563-570
[9]   基于Logistic回归模型的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陈军伟 ;
段增强 ;
苏子友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5) :81-87
[10]   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基于湖北仙桃市的实证 [J].
胡贤辉 ;
杨钢桥 ;
张霞 ;
邱杰 .
资源科学, 2007, (03) :191-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