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互结、毒损心络导致高血压病的理论探讨

被引:31
作者
韩学杰 [1 ]
朱妍 [1 ]
李成卫 [2 ]
王丽颖 [1 ]
沈绍功 [1 ]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
[2] 北京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痰瘀互结; 毒损心络; 高血压病;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59 [现代医学内科疾病];
学科分类号
100506 ;
摘要
张仲景提出"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宋.朱肱《类证活人书》涉及痰瘀互结致眩晕的思想;杨士瀛在《仁斋直指方》中认为眩晕与眩冒同义,对瘀血致眩形成了初步认识;宋金元成为痰瘀眩晕理论发展的历史转折期;明朝医家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对痰眩、瘀眩理论分别进行了详细描述;清代医家将痰眩与五脏联系起来;当代沈绍功等首次提出"痰瘀互结、毒损心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病因病机,祛痰化瘀、解毒通腑法为其主要治疗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01 / 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祛痰化瘀法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32例 [J].
吴国生 .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2006, (04) :17-18
[2]   止眩散治疗高血压病50例附视频 [J].
游涛 ;
徐淑静 .
河南中医, 2006, (04) :19-19
[3]   从痰瘀论治高血压病探讨 [J].
翁晓清 .
浙江中医杂志, 2006, (02) :100-101
[4]   原发性高血压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J].
宋卫华 ;
党爱民 ;
刘国仗 .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2005, (02) :500-502
[6]   调肝肾、祛痰瘀治法提前干预对SHR血压及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 [J].
卢焯明 ;
潘毅 ;
梁颖瑜 ;
严灿 ;
王剑 .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4, (09) :780-782
[7]   络活胶囊治疗痰瘀阻络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金龙 ;
周文泉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4, (07) :610-612
[8]   关于美国JNC-7高血压指南的评述 [J].
张京春 ;
陈可冀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0) :724-726
[9]   络活胶囊降压作用及对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的影响 [J].
于向东 ;
周文泉 ;
崔玲 ;
金龙 ;
王硕仁 ;
李艳荣 ;
秦腊酶 ;
刘京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09) :668-672
[10]   络脉络病与病络 [J].
王永炎 ;
杨宝琴 ;
黄启福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0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