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6
作者
戴子刚
机构
[1] 中共江苏镇江市委党校
关键词
城镇; 第三产业; 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 乡镇企业; 小城镇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正> 发展小城镇,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五大以来,由于党和政府对小城镇建设给予了宽松的政策,使全国数以千计的小城镇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城乡分割的体制结构,促进了城乡的融合与一体化发展。中国村镇建设统计年报资料显示:在1995-2001年间,中国建制镇总个数增加了3047个,总人口增加了3684万人,集镇减少107010个,人口减少1032万人,建制镇个数增加了20.3%,人口增加39.6%,建制镇仍在不断地发展之中。但是,截至2001年末,中国城镇化水平仅有37.7%,这说明农村城镇化已经落后于工业化进程。农村城镇化进程缓慢,不但导致农业人口多、非农人口少,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受到约束,影响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致使农产品流通环节不畅,加大了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制约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最终影响了农民的收入。 一、小城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就全国而言,小城镇在发展中产生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小城镇发展的瓶颈之所在。这些具有共性的问题是:城镇的规模普遍偏小,村镇企业经济增幅下降,城镇的经济节点作用不明显,建设资金短缺,缺乏科学的管理体制和发展规划。 (一)城镇规模普遍偏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195
页数:2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