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与合作:论中国基层治理二难困境——从农田水利治理谈起

被引:22
作者
桂华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关键词
基层治理; 组织化; 合作化; 二难困境; 治理模式重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摘要
中国基层治理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小农生产方式,治理的目标就是如何整合千家万户的小农,以实现良好的社会秩序。基于此,存在组织与合作两条可供选择的道路。通过对荆门市S镇30年来水利变迁的研究,对组织化道路与合作化道路演变过程的探讨可以看到:基层治理中交替出现无法合作与组织成本膨胀的问题,并形成二难困境。以此反观中国基层近百年来的治理逻辑,在资源输入的背景下,可以通过重建村庄的治理模式来突破这个二难困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要重视从社会史角度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N].行龙;李春华;.光明日报.2001,
[2]  
税改后农村治理危机酝酿新一轮政治合法性困境.[J].田先红;杨华;.理论参考.2009, 04
[3]   农民公共品需求偏好的表达与供给 [J].
贺雪峰 .
学习月刊, 2008, (15) :20-21
[4]   “水利社会”的类型 [J].
王铭铭 .
读书, 2004, (11) :18-23
[5]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7
[6]  
村治模式.[M].贺雪峰; 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7]  
村治的逻辑.[M].贺雪峰;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8]  
治水.[M].罗兴佐; 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
[9]  
私人生活的变革.[M].龚小夏译;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2006,
[10]  
乡村研究的国情意识.[M].贺雪峰; 著.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