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流域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被引:14
作者
宋鹏臣 [1 ]
姚建 [1 ]
马训舟 [1 ]
吴小玲 [2 ]
机构
[1]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
[2] 四川省科技厅
关键词
流域生态补偿; 机制; 功能载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分析了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和实施流域生态补偿应遵循的六大原则,从界定流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甄选流域生态补偿的功能载体和确定补偿标准三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并分析了该领域在我国现阶段的研究特点,明确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流域生态补偿的量化研究、探寻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依据和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管理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21 / 102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研究 [J].
刘玉龙 ;
许凤冉 ;
张春玲 ;
阮本清 ;
罗尧增 .
中国水利, 2006, (22) :35-38
[2]   论流域区际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构建——以闽江流域为例 [J].
胡熠 ;
黎元生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 (06) :53-58
[3]   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设计 [J].
张惠远 ;
刘桂环 .
环境保护, 2006, (19) :49-54
[4]   关于我国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的几点认识 [J].
王金南 ;
万军 ;
张惠远 .
环境保护, 2006, (19) :24-28
[5]   金华江流域生态服务补偿机制及其政策建议 [J].
郑海霞 ;
张陆彪 ;
封志明 .
资源科学, 2006, (05) :30-35
[6]   论构建流域跨区水污染经济补偿机制 [J].
胡熠 .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6, (09) :58-62
[7]   流域生态补偿选择性激励机制——从博弈论视角的分析 [J].
梁丽娟 ;
葛颜祥 ;
傅奇蕾 .
农业科技管理, 2006, (04) :49-52
[8]   京津冀北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初探 [J].
刘桂环 ;
张惠远 ;
万军 ;
王金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04) :120-124
[9]   生态补偿机制五问 [J].
王金南 ;
张惠远 .
时事报告, 2006, (06) :44-45
[10]   从生态补偿到流域生态共建共享——兼以新安江流域为例的机制探讨附视频 [J].
刘玉龙 ;
阮本清 ;
张春玲 ;
许凤冉 .
中国水利, 2006, (10)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