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监测初生对流的研究进展

被引:46
作者
覃丹宇 [1 ,2 ]
方宗义 [2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中国遥感卫星辐射测量和定标重点开放实验室
[2]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关键词
卫星; 对流初生; 综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27 [卫星探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监测、分析和研究对流初生的国内外若干研究结果和进展给予了简要综述。主要涉及对流的判识、对流的追踪技术、初生对流的多光谱云顶特征、初生对流的判据和问题与展望等方面的内容。总体而言,利用静止气象卫星监测初生对流,以及发展的对流,是目前国内外研究和探索的热点之一。研究表明,通过精心挑选对对流敏感的光谱通道、通道组合和时间演变判据,可以对初生对流进行监测,可比地面雷达更早地预警降雨系统的发展,显示出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潜力。监测对流初生的算法流程大体上分为目标判识、目标追踪和初生对流判识三个部分。国际上主要的一些与对流初生相关的成熟算法各具特色,如RDT(Rapidly Developing Thunderstorms)算法在对流判识中强调了垂直形态的峰值检测,追踪对流时利用了速度外推并检测重叠面积。ForTraCC(Forecasting and Tracking the Evolution of Cloud Clusters)算法关注活跃对流,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对流合并和分裂的情况,具有外推预报功能。GOES-R(The Geostationary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Satellite R-Series Program)算法特点是多光谱的使用,利用多光谱判识技术进行对流云顶检测,是面向下一代静止气象卫星探测能力的算法。UWCI(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Convective Initiation)构思巧妙,所提出的box-average技术简单易行,适合软件工程化。随着卫星传感器和探测能力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卫星资料将用于联合判识对流。同时,更新的计算机视觉、计算机图像处理和模式识别技术也将用来解决追踪中的复杂问题,进一步改进初生对流的判识准确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64 条
[1]   夏季安徽槽前形势下龙卷和非龙卷型强对流天气的环境条件对比研究 [J].
王毅 ;
郑媛媛 ;
张晓美 ;
郝莹 ;
曹卫卫 .
气象, 2012, 38 (12) :1473-1481
[2]   对流风暴内中气旋特征与强烈天气 [J].
吴芳芳 ;
俞小鼎 ;
张志刚 ;
周小刚 ;
韦莹莹 .
气象, 2012, 38 (11) :1330-1338
[3]   2012年7月21日北京地区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条件和特征初步分析 [J].
方翀 ;
毛冬艳 ;
张小雯 ;
林隐静 ;
朱文剑 ;
张涛 ;
谌芸 ;
盛杰 ;
蓝渝 ;
林易 ;
郑永光 .
气象, 2012, 38 (10) :1278-1287
[4]   强对流天气分析与预报中的若干基本问题 [J].
孙继松 ;
陶祖钰 .
气象, 2012, 38 (02) :164-173
[5]   FY-2红外云图中强对流云团的短时自动预报算法 [J].
刘延安 ;
魏鸣 ;
高炜 ;
李南 .
遥感学报, 2012, 16 (01) :79-92
[6]   基于相关匹配与面积重叠度的对流云跟踪方法 [J].
宋娟 ;
黄勇 ;
冯妍 .
计算机工程, 2011, 37(S1) (S1) :336-337+340
[7]   边界层辐合线对强对流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作用 [J].
王彦 ;
于莉莉 ;
李艳伟 ;
朱男男 ;
高留喜 .
应用气象学报, 2011, 22 (06) :724-731
[8]   融合典型纹理特征的粒子滤波目标跟踪方法 [J].
吴刚 ;
唐振民 ;
杨静宇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11, (34) :21-25
[9]   视觉跟踪中的粒子滤波算法研究进展 [J].
王法胜 ;
郭权 .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4 (04) :528-533
[10]   京津地区一次强对流天气的初生预警技术研究 [J].
刘京华 ;
王彬 ;
韩雷 ;
王洪庆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48 (01)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