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震前后震源及其附近地区的应力变化过程

被引:3
作者
华祥文
机构
[1] 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
关键词
应力变化; 震前; 力场; 大震; 小震综合断层面解; 强余震; 余震活动; 昌黎台; 唐山; 河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唐山7.8级强震前,唐滦震源及其附近地区,在长期稳定的应力背景上,于1972年至1976年6月应力呈优势分布,形成统一力场并控制着地震活动。这个统一力场的应力特点是以水平应力作用为主,表现为东西受挤压,南北受引张,与唐山7.8级主震震源机制和震后效应均较一致。随着主震和强余震能量的释放,该区应力场的优势程度明显削弱,但仍长期支配着该区的余震活动,并具有震前统一力场的应力特点,但对唐滦以外地区已不起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龙陵地区大地震前后平均应力轴取向的时间变化 [J].
阚荣举 ;
刘祖荫 ;
王绍晋 ;
宋文 ;
黄毓珍 .
地球物理学报, 1983, (06) :564-573
[2]   唐山强震前后北京、天津周围地区应力的变化过程 [J].
华祥文 .
地震学报, 1980, (02) :130-146
[3]   用震源机制一致性作为描述地震活动性的新参数 [J].
陈颙 .
地球物理学报, 1978, (02) :142-159
[4]   由单台小地震资料所得两个区域的应力场 [J].
李钦祖 ;
王泽皋 ;
贾云年 ;
靳雅敏 .
地球物理学报, 1973, (01) :4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