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MM卫星观测到的华南地区的闪电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27
作者
王义耕 [1 ,2 ]
陈渭民 [1 ,2 ]
刘洁 [3 ]
机构
[1] 江苏省气象灾害重点实验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3] 河北省乐亭县气象局
关键词
闪电活动; 时空变化; 闪电密度; 华南地区; LIS;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09.02.012
中图分类号
P427.32 [不稳定天气的电];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TRMM卫星上携带的闪电探测仪(LIS)所获取的9年闪电资料(1998—2006年)对华南地区闪电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该地区闪电次数的年差异较大,最多年份是最少年份的2倍多,闪电活动季节性特征非常明显,闪电主要集中发生在春末仲夏,呈现双峰值特征,4—8月是闪电高发期(约占全年总闪电活动的81.91%)。闪电活动的日变化表明,8月份闪电活动绝大多数发生在午后至傍晚时分,这也与对流活动相对应,5月份闪电活动除在午后有一个峰值区外,在凌晨也有一个不小的峰值区。华南地区的闪电密度高值区主要有:清远-广州一带、廉江市附近、海南岛中部,闪电密度低值区主要位于南海水面上。分析表明:华南地区闪电时空分布除与大尺度的天气系统背景有关外,还与太阳辐射、地形抬升、下垫面的性质等有关。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等是造成闪电时间分布的重要原因;地形的抬升作用和下垫面的性质及其差异是造成气候意义上中小尺度闪电空间分布差异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27 / 2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冰雹云中闪电特征观测研究 [J].
李照荣 ;
付双喜 ;
李宝梓 ;
蒋林 .
热带气象学报, 2005, (06) :588-596
[2]   青藏高原中部闪电活动与相关气象要素季节变化的相关分析 [J].
袁铁 ;
郄秀书 .
气象学报, 2005, (01) :123-127
[3]   卫星观测的中国及周边地区闪电密度的气候分布 [J].
马明 ;
陶善昌 ;
祝宝友 ;
吕伟涛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4, (04) :298-306
[4]   卫星观测到的青藏高原雷电活动特征 [J].
郄秀书 ;
Ralf Toumi .
高原气象, 2003, (03) :288-294
[5]   我国雷暴天气的气候特征 [J].
张敏锋 ;
冯霞 .
热带气象学报, 1998, (02) :61-67
[6]  
雷电学原理.[M].陈渭民; 编著.气象出版社.2003,
[7]  
华南气候.[M].鹿世瑾主编;.气象出版社.1990,
[8]  
卫星气象学.[M].陈渭民等编;.气象出版社.1989,
[9]  
云物理学.[M].[英]梅森(B·J·Mason) 著;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译.科学出版社.1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