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项目教学热”的理性思考

被引:42
作者
潘春胜 [1 ]
刘聃 [2 ]
机构
[1]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学督导室
[2]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
职业教育; 项目教学; 实施路径;
D O I
10.16298/j.cnki.1004-3667.2011.05.027
中图分类号
G712.4 [];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德国"项目教学法"有很多的优点,是德国职业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但在我国借鉴实施项目教学的过程中,由于中德两国在思想文化基础、观念认识、教学主体、教学资源、企业参与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大大走样,并出现了许多问题。由此认为,学习国外教学模式应加以理性思考,必须结合国情使之本土化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项目教学实施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观质疑 [J].
谭属春 .
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1 (04) :78-83
[2]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J].
贾果强 .
继续教育, 2009, 23 (09) :57-59
[3]   中德职教发展差异的多维视角考察与对策分析 [J].
邓勇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4) :84-89
[4]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及在中国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 [J].
李帆 .
世纪桥, 2009, (05) :102-103
[5]   谈高职师资队伍建设适应专业改革 [J].
崔廷主 .
教育与职业, 2005, (12) :69-70
[6]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发达原因分析 [J].
王艳玲 ;
吴雪萍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4, (02) :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