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农田土壤有机碳释放的因子及固碳措施

被引:13
作者
何婷婷
华珞
张振贤
徐振剑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理信息学院北京市重点试验室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农田有机碳; 二氧化碳; 甲烷; 影响因素; 减排措施;
D O I
10.19789/j.1004-9398.2007.01.016
中图分类号
S154 [土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土壤有机碳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土壤有机碳处在不断的动态循环之中,农田土壤有机碳储量的下降已经引起重视.农田土壤有机碳以二氧化碳和甲烷的形式释放出,农田土壤成为全球碳循环的主要碳源.中国是农业大国,研究二氧化碳和甲烷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减排措施对于保持土壤肥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维护生态平衡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二氧化碳、甲烷的产生机理、影响因素和减排措施等研究的进展作一综述.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田土壤有机碳动态研究进展 [J].
方华军 ;
杨学明 ;
张晓平 .
土壤通报, 2003, (06) :562-568
[2]   外加氮源对杉木叶凋落物分解及土壤养分淋失的影响 [J].
廖利平 ;
高洪 ;
汪思龙 ;
马越强 ;
黄志群 ;
于小军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1) :34-39
[3]   不同农田生态系统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研究 [J].
沈宏 ;
曹志洪 ;
王志明 .
自然资源学报, 1999, (03) :15-20
[4]   土壤活性有机碳的表征及其生态效应 [J].
沈宏 ;
曹志洪 ;
胡正义 .
生态学杂志, 1999, (03) :33-39
[5]   有机、无机肥料施用后土壤生物量C、N、P的变化及N素转化 [J].
王岩 ;
沈其荣 ;
史瑞和 ;
黄东迈 .
土壤学报, 1998, (02) :227-234
[6]  
作物的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M]. - 科学出版社[日]户刈义次, 1979
[7]  
Spatio-kinetic variation of methane oxidizing bacteria in paddy soil at mid-tillering: effect of N-fertilizers[J] . S.K. Dubey.Nutrient Cycling in Agroecosystems . 2003 (1)
[8]  
Methane emission from rice paddy soils, aerotolerance of methanogens and global thermal warming[J] . N. Chakraborty,G. M. Sarkar,S. C. Lahiri.The Environmentalist . 2000 (4)
[9]   Methane production potentials of twenty-eight rice soils in China [J].
Wang, B ;
Xu, Y ;
Wang, Z ;
Li, Z ;
Ding, Y ;
Guo, Y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1999, 29 (01) :74-80
[10]  
Methane production and methane consumption: a review of processes underlying wetland methane fluxes[J] . Reinoud Segers.Biogeochemistry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