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5 条
中国东海和南海有害赤潮高发区麻痹性贝毒素研究
被引:38
作者:
江天久
陈菊芳
邹迎麟
刘洁生
杨维东
不详
机构:
[1]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3] 暨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广州
[4] 广州
[5] 青岛
来源:
关键词:
麻痹性贝类毒素;
赤潮;
高效液相色谱;
小白鼠生物检测;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3.0258
中图分类号:
X171.5 [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浙江舟山和广东深圳海域贝类的麻痹性贝毒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结果表明 ,舟山海域近岸的贝类毒素检出率为 14 % ,染毒的贝类毒素含量不高 ,低于小白鼠生物检测法的测定范围 ;深圳近岸贝类毒素检出率为 30 %以上 ,华贵栉孔扇贝是主要的染毒贝类 ,有1个样品毒素含量达 5 .1Mu·g-1,超出安全食用标准 .从深圳大亚湾华贵栉孔扇贝检测出 10种麻痹性贝毒素成分 ,消化腺的主要毒素成分为GTX1+ 2 和GTX5,C1+ 2 和GTX2 + 3 ,而剔除消化腺后其余贝组织的主要成分为neoSTX和GTX5.贝毒素主要积累在扇贝的消化腺内 ,消化腺含有的毒素是贝肉组织的 8倍 .
引用
收藏
页码:1156 / 1160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