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海西州区域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被引:11
作者
薛春璐
郑新奇
周伟
袁涛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关键词
土地; 集约利用; 区域; 评价; 青海省海西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1 ; 070104 ;
摘要
工业化、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导致各种建设用地增加,使我国土地供需矛盾加剧。随着集约节约用地政策的提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随之在各地开展。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与土地利用的相互协调,以青海省海西州为例,结合西部地区特点及发展情况,以2003—2008年青海省海西州土地利用变更数据和青海省统计年鉴等资料为基础,以《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为依据,建立评价指标体系,以特尔菲法确定指标权重,用极值标准化法对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各级评价指数分值和总指数分值,对海西州区域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强度指数(UII)逐年增长,用地弹性指数(EI)逐年下降,增长耗地指数(GCI)平稳波动,总指数波动增长。海西地区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利用不协调,需要政策引导,加大土地管理力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42 / 14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喀斯特地区县域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贵州省绥阳县为例 [J].
韩会庆 ;
蔡广鹏 ;
张凤太 ;
郜红娟 ;
朱健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1) :243-245+271
[2]   基于集约评价的城市土地利用投入与产出分析——以武汉市为例 [J].
罗栋 ;
张根寿 ;
王海军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6) :153-157
[3]   村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J].
江文亚 ;
郑新奇 ;
杨玲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3) :166-170
[4]   喀斯特山地土地节约和集约利用研究——以贵州省罗甸县为例 [J].
冯志红 ;
吴强 ;
周国富 ;
赵翠微 .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37 (27) :13200-13204
[5]   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初始水权分配问题探讨 [J].
张晓宁 .
水利发展研究, 2009, 9 (09) :7-13+18
[6]   柴达木循环经济与财政收入效应实证分析 [J].
秦建华 .
青海金融, 2009, (01) :34-36
[7]   对节约集约用地的几点认识 [J].
王春宇 ;
龙媛梅 .
现代物业(上旬刊), 2008, (08) :80-81
[8]   乌鲁木齐市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J].
杨磊 ;
张永福 ;
王伯超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8, (03) :35-38+275
[9]   关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J].
毛德华 ;
陈秋林 ;
汪子一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7, (01) :75-78
[10]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研究 [J].
许树辉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1, (03) :67-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