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范畴的证成及意义

被引:11
作者
刘茂林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关键词
宪法秩序; 宪法学范畴; 马克思主义哲学;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9.04.002
中图分类号
D92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特有范畴的形成及其体系的构建,是中国宪法学走向成熟的必经之路,也是中国宪法学者的共同学术使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范畴理论对于中国宪法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宪法学范畴的形成及范畴体系的构建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与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原则;从具体现象分析、归纳到抽象本质综合、演绎的辩证理性概括方法。宪法秩序这一概念的自身属性符合中国宪法学范畴的构建原则和方法,应当成为中国宪法学的范畴之一。宪法秩序作为中国宪法学的范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中国宪法导论.[M].刘茂林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宪法学专题研究.[M].韩大元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宪政新论.[M].季卫东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控制国家.[M].(美)斯科特·戈登(ScottGordon)著;应奇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5]  
法哲学范畴研究.[M].张文显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
[6]  
宪法学.[M].许崇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7]  
宪法基础理论.[M].李龙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8]  
新宪政论.[M].(美)斯蒂芬·L.埃尔金(StephenL.Elkin);(美)卡罗尔·爱德华·索乌坦(KarolEdwardSoltan)著;周叶谦译;.三联书店.1997,
[9]  
宪法与民主政治.[M].许崇德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1994,
[10]  
宪政论丛.[M].张友渔 著.群众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