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液量及施药方法对不同株型水稻生育后期主要病虫害防效的影响

被引:16
作者
黄世文 [1 ,2 ]
刘连盟 [1 ]
王玲 [1 ]
刘恩勇 [1 ,2 ]
范锃岚 [1 ,2 ]
肖丹凤 [1 ]
侯恩庆 [1 ,2 ]
机构
[1] 中国水稻研究所
[2] 广西大学
关键词
株型; 病虫害; 施药方法; 药液量; 防效; 水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11 [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设计不同药液量、喷雾方法(细雾、粗雾)防治水稻后期发生的重要病虫害。结果表明,在药剂有效成分用量相同时,对于发生在稻株上部的穗颈瘟、穗腐病和稻纵卷叶螟,同一品种和相同药液量下,细雾喷雾防效最好,粗雾喷雾防效最差;第1次喷细雾第2次喷粗雾,或第1次喷粗雾第2次细雾防效相当。同一品种相同喷雾方法,以用药量675 L/hm2或750L/hm2防效最好,其次是900 L/hm2、1200 L/hm2和450 L/hm2,最差的是225 L/hm2。对于发生在稻株中下部的纹枯病和稻飞虱,同一品种相同药液量时,2次粗雾喷雾防效最好,其次是第1次喷细雾第2次喷粗雾,再次是第1次喷粗雾第2次喷细雾,2次细雾喷雾防效最差。无论是发生在上部的病虫害,还是发生在中下部的病虫害,药液量和喷雾方法相同,对秀水09的防效均好于对甬优12。同一品种相同喷雾方法,以900 L/hm2药液量防效最好,其次是1200 L/hm2和750 L/hm2,药液量少于900 L/hm2时,防效随药液量减少而下降。225 L/hm2药液量且采用细雾喷雾,对纹枯病和稻飞虱的防效均低于50%,特别是对甬优12的防效更差。但在有效成分相同的情况下,并非药液量越多防效就越好。
引用
收藏
页码:211 / 2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不同施药器械对水稻病虫害的防效试验研究 [J].
王英满 ;
徐丽君 ;
夏锡飞 ;
严裕康 .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01) :117+120-117
[2]  
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控关键技术解析.[M].黄世文; 主编.金盾出版社.2010,
[3]  
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 冯明光; 著.科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