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

被引:25
作者
郭子良
崔国发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
关键词
自然保护; 地理区划; 数量分类; 生态因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6 [自然保护区划及其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自然地理区划可以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等提供基础资料,为区域生物多样性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事业的不断发展,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成为自然地理区划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虽然我国自然保护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但仍然没有一个同时依据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分布规律,确定的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服务。利用GIS技术和PC-ORD4.0软件中的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将中国版图划分出3489个基本地理单元,并对这些地理单元进行了数量化分类。然后,根据这个分类结果,参考植被区划和地貌区划等,提出了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中国自然保护综合地理区划方案包括了8个自然保护地理大区、37个自然保护地理地区和117个自然保护地理亚地区。该区划具有以下特点:(1)利用TWINSPAN的数量分类方法进行地理区划的探索是区划方法上的创新,为自然地理区划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2)选取的数量化指标是在结合已有专项区划资料提出的,有助于避免动植物分布指标的人为选择偏差,可以综合反映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3)量化分析保证了地理区划的客观性,同时定性分析避免了量化分析过程中的误差,使区划结果更准确。
引用
收藏
页码:1284 / 129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中国地貌区划系统——以自然保护区体系建设为目标 [J].
郭子良 ;
崔国发 .
生态学报, 2013, 33 (19) :6264-6276
[2]   中国地貌区划新论 [J].
李炳元 ;
潘保田 ;
程维明 ;
韩嘉福 ;
齐德利 ;
朱澈 .
地理学报, 2013, 68 (03) :291-306
[3]   中国自然保护区空间分布的经济分析 [J].
吴健 ;
刘昊 .
自然资源学报, 2012, 27 (12) :2091-2101
[4]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研究的新进展与发展趋势 [J].
高江波 ;
黄姣 ;
李双成 ;
蔡运龙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11) :1400-1407
[5]   中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状况分析 [J].
卢爱刚 ;
王圣杰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0, 24 (11) :7-11
[6]   我国自然保护区地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闫颜 ;
王智 ;
高军 ;
徐网谷 ;
蒋明康 .
生态学报, 2010, 30 (18) :5091-5097
[7]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综合自然地理研究进展 [J].
杨勤业 ;
郑度 ;
吴绍洪 ;
葛全胜 .
地理研究, 2005, (06) :899-910
[8]   中国区划工作的回顾与展望 [J].
郑度 ;
葛全胜 ;
张雪芹 ;
何凡能 ;
吴绍洪 ;
杨勤业 .
地理研究, 2005, (03) :330-344
[9]   中国自然保护区网络现状分析与优化设想 [J].
唐小平 .
生物多样性, 2005, (01) :81-88
[10]   自然保护区学当前应该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 [J].
崔国发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4, (06) :102-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