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高发现场建设的示范意义和作用

被引:4
作者
陈建国
机构
[1] 启东肝癌防治研究所
关键词
肿瘤; 预防与控制; 高发区; 现场建设; 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1 [肿瘤学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癌症高发现场研究是我国癌症研究中最具特色的重要部分。该文根据笔者多年在现场第一线从事防治工作的认识和体会,简介了高发现场研究的流行病学意义、病因学意义、预防学意义及卫生经济学意义;并阐述了高发现场建设在促进癌症登记的实施、促进早诊早治的开展、促进科研平台的建立、促进癌症规划的制定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内外癌症防制现状 [J].
陈建国 ;
陆建华 .
肿瘤, 2007, (09) :755-759
[2]   江苏省启东地区1973至2002年肝癌发病率长期趋势的评价 [J].
陈建国 ;
朱健 ;
张永辉 ;
朱源荣 ;
陆建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5, (43) :34-38
[4]   肝癌的病因及预防研究新进展 [J].
陈建国 .
肿瘤防治杂志, 2003, (11) :1121-1125
[5]   启东肝癌高发区15年肝癌防治工作评估 [J].
陈建国 .
中国肿瘤, 2001, (01) :3-7
[6]   小肝癌的研究及其延伸──20年工作概述(综述) [J].
汤钊猷 ;
余业勤 ;
周信达 ;
杨秉辉 ;
林芷英 ;
陆继珍 ;
马曾辰 ;
刘康达 ;
叶胜龙 ;
吴志全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97, (05) :395-400
[7]   启东地区肝癌高危险人群的筛检研究 [J].
陈建国 ;
张宝初 ;
姜允辉 ;
王墨荣 ;
陆建华 ;
顾旭辉 ;
陈启光 ;
恽振先 ;
沈其君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1991, (06)
[8]  
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M]. 中华地图学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编辑委员会 编制,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