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区人工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

被引:55
作者
李军 [1 ]
陈兵 [1 ]
李小芳 [1 ]
赵玉娟 [2 ]
次仁央金 [1 ]
蒋斌 [2 ]
胡伟 [1 ]
程积民 [3 ]
邵明安 [3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地; 土壤湿度; 土壤干燥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人工林地土壤干燥化正在日益严重的威胁着黄土高原人工植被建设成效。在黄土高原3个植被类型区广泛观测苹果、刺槐、油松、辽东栎、狼牙刺、沙棘和柠条等23种不同立地和树龄林地深层土壤湿度基础上,比较和分析了各类林地土壤含水量、土壤湿度剖面分布和土壤干燥化强度,定量评价了各类林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23种林地0~1000 cm土层土壤湿度、土壤贮水量和土壤有效含水量平均值依次为10.84%、1409.8 mm和446.6 mm,明显低于荒草地土壤湿度和当地土壤稳定湿度值,各类林地平均土壤水分过耗量超过500 mm,每年多消耗土壤水分36.8 mm。林地土壤水分过耗量和耗水速度以中部半干旱森林草原区最高,南部半湿润森林区相对较低。林地土壤干燥化速度为:柠条和狼牙刺林地>油松林地>刺槐和沙棘林地>苹果园地和辽东栎林地;(2)除林龄较短的苹果、沙棘和柠条林地外,各类林地在300 cm以下深层土壤湿度明显低于荒草地土壤湿度和土壤稳定湿度值,林地深层土壤湿度表现为阳坡低于阴坡、坡地低于平地,最大耗水深度接近或超过1000 cm。随林龄增长,林地深层土壤湿度逐渐降低,土壤干层逐渐加深和加厚;(3)23种林地土壤干燥化指数平均值为51.6%,达到中度(偏重)干燥化强度,林地土壤干层厚度达到或超过800 cm,随着降水量从半湿润区向半干旱偏旱区趋势性减少,林地土壤干燥化强度趋于强化,土壤干层厚度趋于增加。土壤干燥化强度和土壤干层厚度表现为:油松、辽东栎、狼牙刺和柠条林地>刺槐林地>苹果和沙棘林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429 / 1445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黄土高原不同干旱类型区苜蓿草地深层土壤干燥化效应 [J].
李军 ;
陈兵 ;
李小芳 ;
程积民 ;
郝明德 .
生态学报, 2007, (01) :75-89
[2]   黄土区人工林草植被深层土壤干燥化研究进展 [J].
陈洪松 ;
王克林 ;
邵明安 .
林业科学, 2005, (04) :155-161
[3]   半干旱区柠条生长与土壤水分消耗过程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王静 ;
雍绍萍 .
林业科学, 2005, (02) :37-41
[4]   黄土高原人工林地水分亏缺的补偿与恢复特征 [J].
王进鑫 ;
黄宝龙 ;
罗伟祥 .
生态学报, 2004, (11) :2395-2401
[5]   陕北黄土高原土壤干层的分布和分异特征 [J].
王力 ;
邵明安 ;
张青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36-442
[6]   黄土高原人工林土壤水分效应的地带性特征 [J].
陈云明 ;
刘国彬 ;
杨勤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195-200
[7]   黄土旱塬农业生态系统土壤深层水分消耗与水分生态环境效应 [J].
樊军 ;
郝明德 ;
邵明安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61-64
[8]   黄土丘陵区沙棘灌木林地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J].
程积民 ;
万惠娥 ;
雍绍萍 ;
王静 .
西北植物学报, 2003, (08) :1352-1356
[9]   黄土高原人工林对区域深层土壤水环境的影响 [J].
穆兴民 ;
徐学选 ;
王文龙 ;
温仲明 ;
杜峰 .
土壤学报, 2003, (02) :210-217
[10]   连续干旱条件下黄土高原几种人工林存活能力分析 [J].
王志强 ;
刘宝元 ;
徐春达 ;
付金生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