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代青年对当代中国的历史性贡献

被引:7
作者
邢建辉
机构
[1] 淮海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当代青年; 历史贡献; 群众史观; 历史合力论; 青年运动;
D O I
10.19633/j.cnki.11-2579/d.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
D432.6 [青年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以群众史观、"历史合力论"思想为理论依据,分析当代中国青年运动的成果,其结论是:第六代青年在推动国家科技进步、社会信息化方面,在推动国家工业化、城镇化方面,在推进社会公平、政治发展以及国际文化交流方面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重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春百岁.[M].袁贵礼; 宋忠好; 著.黄山书社.2013,
[2]  
中国当代社会阶层分析.[M].杨继绳; 著.江西高校出版社.2011,
[3]   技术哲学视野中的青年及其认知特征 [J].
肖峰 .
中国青年研究, 2013, (09) :25-30+42
[4]   中国青年人口的基本特征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 [J].
张翼 .
江苏社会科学, 2012, (05) :47-55
[5]   对当代青年网络政治参与的理论分析 [J].
陆士桢 ;
郑玲 ;
王丽英 .
中国青年研究, 2012, (07) :29-33+14
[6]   技术创新动因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争论 [J].
高小珣 .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1, 32 (06) :590-593
[7]   新生代农民工的数量、结构和特点 [J].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情况研究课题组 .
数据, 2011, (04) :68-70
[8]   一种全新的民主生态——试析青年网络政治参与 [J].
洪守义 .
中国青年研究, 2011, (03) :17-20
[9]   自媒体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发声 [J].
王泱泱 .
新闻与写作, 2010, (09) :47-49
[10]   海归派的使命 [J].
汪振军 .
文明与宣传, 2003, (11) :3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