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叶片气孔导度的环境响应模拟

被引:27
作者
鱼腾飞 [1 ]
冯起 [1 ,2 ]
司建华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站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BBL模型; BWB模型; 机理模型; 气孔导度; 多枝柽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93.5 [柽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气孔通过调节植物体水分散失和CO2吸收在植物适应环境变化和环境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在对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Tamarix ramosissma)叶片气体交换参数观测的基础上,引入诊断函数f(H)对BWB模型和BBL模型提出的气孔导度(gs)模型中的空气湿度(hs或Ds)进行了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引入叶子飘和于强推导出的gs机理模型。结果表明:(1)BWB和BBL模型对hs(或Ds)的模拟效果存在很大差异:BWB模型拟合效果较好(R2=0.5354),BBL模型的结果显著但效果较差(R2=0.1103)。试验结果显示:随hs(或Ds)的增大,gs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可用Gauss模型进行拟合,R2分别为0.593和0.258,说明gs与hs的关系要比Ds更密切;(2)叶子飘和于强给出的简化模型(Simple模型)和该文给出的指数模型(Gauss-h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模拟效果(R2分别为0.8707和0.8286),η值分别为0.1245和0.0171,其值均介于0-1之间;(3)模型验证中Gauss-h模型较Simple模型明显低估了观测值,当观测条件无限趋近于Simple模型的假设时,Simple模型的拟合效果可得到显著提高(R2=0.9606)。
引用
收藏
页码:483 / 4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CO2浓度升高对极端干旱区多枝柽柳叶片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常宗强 ;
冯起 ;
张秀凤 ;
苏永红 ;
司建华 ;
席海洋 ;
曹生奎 .
干旱区地理, 2011, 34 (03) :499-504
[2]   植物气孔导度的机理模型 [J].
叶子飘 ;
于强 .
植物生态学报, 2009, 33 (04) :772-782
[3]   荒漠绿洲过渡带柽柳和泡泡刺光合作用及水分代谢的生态适应性 [J].
刘冰 ;
赵文智 .
中国沙漠, 2009, 29 (01) :101-107
[4]   黑河下游河岸林植物水分来源初步研究 [J].
赵良菊 ;
肖洪浪 ;
程国栋 ;
宋耀选 ;
赵亮 ;
李彩芝 ;
杨秋 .
地球学报, 2008, 29 (06) :709-718
[5]   塔里木河下游干旱胁迫条件下柽柳生理代谢的响应 [J].
庄丽 ;
陈亚宁 .
科学通报 , 2006, (04) :442-447
[6]   多枝柽柳气体交换特性研究 [J].
邓雄 ;
李小明 ;
张希明 ;
叶万辉 ;
Andrea Foezki ;
Michael Runge .
生态学报, 2003, (01) :180-187
[7]   策勒绿洲多枝柽柳灌溉前后水分生理指标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曾凡江 ;
Andrea Foetzki ;
张希明 ;
李小明 ;
Michael Runge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7) :849-853
[8]   羊草叶片气孔导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拟 [J].
王玉辉 ;
周广胜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6) :739-743
[9]   内蒙古额济纳旗植物区系地理研究 [J].
张镱锂 .
干旱区研究, 1997, (03) :23-32
[10]   Assessment of canopy stomatal conductance models using flux measurements [J].
Wang, Shusen ;
Yang, Yan ;
Trishchenko, Alexander P. .
ECOLOGICAL MODELLING, 2009, 220 (17) :2115-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