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构建及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8
作者
彭长俊 [1 ]
崔士友 [2 ]
机构
[1] 江苏农科种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2] 南通瑞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关键词
玉米; 二群论; 高密度育种; 多点测试; 育种技术体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是中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粮饲兼用。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玉米育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玉米育种技术体系的理论依据和技术组成,构建该体系的技术原理包括二群论、杂交种产量增益与自交系改良同步、高密度抗逆育种等3个方面,技术组成包括群内杂交构建选系群体,群间杂交配制优势组合,人为创造高密度等逆境选系,以及多点测试等4个主要方面。同时,基于笔者的育种体会和有关文献,对育种中经常遇到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株型、叶片、早熟、抗倒、籽粒脱水、抗病、选系群体的大小和测配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最后,针对中国玉米育种中存在的问题,从4个方面对中国玉米育种工作提出了展望:(1)构建具有中国特点的玉米商业化育种技术体系,(2)明确不同玉米区的育种目标,(3)重视欧美种质的利用,(4)转变玉米育种的技术路线。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黄淮海玉米育种方向与技术 [J].
石雷 .
种子科技, 2016, 34 (06) :5-7
[2]   玉米育种存在问题及其浅析 [J].
郭庆辰 ;
康浩冉 ;
刘洪泉 ;
曹晓晴 ;
窦秉德 .
中国种业, 2016, (04) :4-9
[3]   黄淮区籽粒机收玉米标准及育种模式探讨 [J].
郭庆辰 ;
康浩冉 ;
王丽娥 ;
刘洪泉 ;
陈艳花 ;
白光红 ;
窦秉德 .
农业科技通讯, 2016, (01) :159-162
[4]   玉米籽粒脱水评价指标与收获期判断标准的辨析 [J].
宋朝玉 ;
朱丕生 ;
高峻岭 ;
王圣健 ;
李振清 ;
宫明波 .
山东农业科学, 2015, 47 (08) :20-24
[5]   中美育种家经验交流随笔 [J].
张世煌 .
种子科技, 2015, 33 (01) :7-10
[6]   中美育种经验比较 [J].
张世煌 .
种子科技, 2014, 32 (11) :6-8
[7]   商业育种:种质和技术是方向 [J].
张世煌 .
农村.农业.农民(B版), 2013, (06) :22-23
[8]   干旱条件下我国不同年代玉米品种保绿性比较 [J].
孙琦 ;
张世煌 ;
慈晓科 ;
张德贵 ;
李新海 ;
郝转芳 ;
翁建峰 ;
白丽 ;
李明顺 .
玉米科学 , 2013, (02) :71-77
[9]   玉米自交系选育的PEPPER方法 [J].
张旭 ;
钟国祥 ;
李立公 ;
王占森 ;
魏春 ;
何光荣 ;
郝学景 .
种子科技, 2012, 30 (11) :24-26
[10]   玉米单交种和自交系生理成熟后子粒脱水速率的研究 [J].
丁佳琦 ;
王红武 ;
刘志芳 ;
吴宇锦 ;
王万龙 ;
黄长玲 .
作物杂志, 2012, (05) :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