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养草鱼池塘水质指标的变化规律和氮磷收支

被引:40
作者
高攀 [1 ]
蒋明 [2 ]
赵宇江 [1 ]
吴凡 [2 ]
刘伟 [1 ,2 ]
冷向军 [3 ]
文华 [1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学院
[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3] 上海水产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草鱼; 池塘养殖; 水质; 氮收支; 磷收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965.112 [草鱼(鲩)];
学科分类号
090801 ;
摘要
在以草鱼为主要养殖品种的8个标准池塘中分别投喂两种商品饲料,进行为期283 d的养殖试验,饲养期间分10次对养殖池塘水质进行检测,起捕后对生长性能和氮、磷收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水体中氨氮、硝态氮、悬浮物含量逐渐增大,9月23日时达到最大值,亚硝态氮、总氮含量在11月1日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均显著下降,水体总磷含量持续升高,在试验结束时达到最大值。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氮、悬浮物和总磷含量在整个养殖期间变化范围分别为0.28~0.92 mg/L,0.03~0.13 mg/L,0.08~0.75 mg/L,2.24~3.92 mg/L,29.33~90.67 mg/L,0.19~0.63 mg/L,养殖结束时含量比养殖前含量分别升高104%114%,74%122%,687%694%,48%52%,121%131%和215%238%。池塘中以鱼体形式产出的氮、磷分别占投入总氮、总磷的35.4%37.9%和18.9%20.2%。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水环境监测实用手册[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李青山,李怡庭编著, 2003
[12]   武汉东湖颗粒悬浮物的结构与元素组成 [J].
谢平 .
水生生物学报, 1996, (03) :197-205
[13]   养殖鱼类细菌性败血症暴发期间鱼池水化学环境的初步调查 [J].
刘玲仪,金有坤 .
水产学报, 1994, (02) :153-156
[14]   鱼用预混合饲料研究 [J].
潘捷科 ;
王启林 ;
付义龙 .
饲料工业, 1993, (03) :33-34
[15]   池塘中亚硝酸盐对草鱼种的毒害及防治 [J].
王鸿泰 ;
胡德高 .
水产学报, 1989, (03) :207-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