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客观反映到主观建构——心理治疗范式由现代向后现代的转变及其意义

被引:5
作者
汪新建
机构
[1] 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现代心理治疗; 后现代心理治疗; 建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9 [应用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040203 ;
摘要
现代心理治疗认为认知是客观现实的表征和反映 ,当这种表征和反映出现逻辑错误时 ,心理病理现象便产生了 ,故治疗的要旨是质疑和改变不合理的认知。后现代心理治疗认为 ,人们无法超越主观先在的概念系统去将判断、推论等等与客观现实进行直接的比较 ,所以认知不过是人们在特定条件下的主观建构 ,其作用是帮助人们达成所预期的目标 ,一旦认知的这种作用丧失 ,心理病理现象就会出现 ,治疗的关键则是以更有效力的认知取代旧的、无效的认知。后现代心理治疗对深入思考心理治疗的性质以及心理治疗的本土化问题有一定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M]. - 商务印书馆 , (美)墨菲(G.Murphy), 1980
[2]  
Reality isn’t what it used to be .2 Anderson,W. T. New York: Harper & Row .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