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性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方式的组织学观察

被引:26
作者
郝永强
戴戴戎
机构
[1]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骨折愈合,组织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3 [骨折、骨的损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动态观察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组织学变化与特征,进一步阐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方式。方法选择80只8月龄、雌性SD大鼠,手术方法为建立骨质疏松性骨折(OPFM)与一般骨折(CFM)的实验模型各40只,于术后5天、1、2、4、6、8、12、16周截取骨痂组织作光镜与偏光镜观察。结果与一般骨折愈合方式相似,软骨内成骨与膜内成骨共同参与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修复,且以软骨内成骨为主。但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中,软骨内成骨延缓,骨性骨痂改建(骨吸收>骨形成)加速,骨痂内胶原纤维疏松、排列紊乱,与主应力方向不一致,从而导致骨折愈合质量降低。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质量较一般性骨折有所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5
页数:3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