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植被物候时序变化

被引:47
作者
俎佳星 [1 ,2 ]
杨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森林与土壤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关键词
气候变化; 遥感; 物候; 偏最小二乘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植被与气候的关系非常密切,植被物候可作为气候变化的指示器。东北地区位于我国最北部,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域,研究该区植被物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对阐明陆地生态体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利用GIMMS AVHRR遥感数据集得到了东北地区阔叶林、针叶林、草原和草甸4种植被25a(1982—2006年)的物候时序变化,得出4种植被春季物候都表现出先提前后推迟的现象,秋季物候的变化则比较复杂,阔叶林和针叶林整体上呈现出秋季物候推迟的趋势,草原和草甸则表现为提前-推迟-提前的趋势。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回归分析了该区域植被物候与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春季温度与阔叶林、针叶林和草甸春季物候负相关,前一年冬季温度与草原春季物候正相关,降水与植被春季物候的关系有点复杂;4种植被秋季物候与夏季温度均呈正相关,除草原外,其余3种植被秋季物候均与夏季降水负相关。植被春季物候可能主要受温度影响,而秋季物候很可能主要受降水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015 / 202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2001—201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变化及气候因素驱动分析[J]. 陈强,陈云浩,王萌杰,蒋卫国,侯鹏,李营.应用生态学报. 2014(10)
[2]  
近十年中国东北森林植被物候遥感监测[J]. 侯学会,牛铮,高帅.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14(02)
[3]   1982-2010年中国草地覆盖度的时空动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J].
周伟 ;
刚成诚 ;
李建龙 ;
章超斌 ;
穆少杰 ;
孙政国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15-30
[4]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国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格局 [J].
刘纪远 ;
匡文慧 ;
张增祥 ;
徐新良 ;
秦元伟 ;
宁佳 ;
周万村 ;
张树文 ;
李仁东 ;
颜长珍 ;
吴世新 ;
史学正 ;
江南 ;
于东升 ;
潘贤章 ;
迟文峰 .
地理学报, 2014, 69 (01) :3-14
[5]   中国东北地区近50年净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时空动态 [J].
李洁 ;
张远东 ;
顾峰雪 ;
黄玫 ;
郭瑞 ;
郝卫平 ;
夏旭 .
生态学报, 2014, 34 (06) :1490-1502
[6]   近50年中国温带季风区植物花期春季霜冻风险变化 [J].
戴君虎 ;
王焕炯 ;
葛全胜 .
地理学报, 2013, 68 (05) :593-601
[7]   东北地区森林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影响因素 [J].
张清 ;
任茹 ;
赵亮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13, 41 (02) :25-28
[8]   1982-2006年欧亚大陆植被生长季开始时间遥感监测分析 [J].
刘玲玲 ;
刘良云 ;
胡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11) :1433-1442
[9]   基于遥感方法的长白山地区植被物候期变化趋势研究 [J].
李明 ;
吴正方 ;
杜海波 ;
宗盛伟 ;
孟祥君 ;
张莲芝 .
地理科学, 2011, 31 (10) :1242-1248
[10]   改则地区气候变化对植被生理过程的影响及反馈效应的模拟研究 [J].
华维 ;
范广洲 ;
陈权亮 ;
董一平 ;
周定文 .
高原气象 , 2010, (04) :875-883